|
12月28日拍摄的隧道武昌端的出口。 当日,被誉“万里长江第一隧”的武汉长江公路隧道通车试运行。这是继51年前建成“万里长江第一桥”武汉长江大桥之后,中国在武汉修筑的第一条长江公路隧道。“万里长江第一隧”的建成,标志着长江过江隧道迎来了“江上架桥、水面行船、江底通隧”的“三维”时代。武汉长江公路隧道全长3.63公里,工程概算投资20.5亿元,为双线双车道,设计行车时速为50公里,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长江公路隧道,也是目前中国地质条件最复杂、工程技术含量最高、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。中铁隧道联合体在武汉长江隧道的施工建设中,成功破解了5大世界性难题。 新华社记者程敏摄
新华网武汉12月28日电(记者熊金超)28日试通车的“万里长江第一隧”可以保证100年不漏水,并可抗6级地震,抵御300年一遇的洪水。
据武汉长江隧道总设计师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高工肖明清介绍,武汉长江隧道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双道管片(防水圈)防水,虽处于长江水位57米之下,但可保证隧道100年不漏水。同时隧道按可抗6级地震设计,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设计,最高可抵御300年一遇的洪水,设计使用年限也为100年。
同时,隧道两端的竖井还设有宽14米、高5.4米、厚0.34米的防淹门,万一遇到不可抗的外力(如战争)而遭到破坏,防淹门可拦截江水,防止江水经隧道“倒灌”城市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