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
居左者为李皓博士,右为搜狐绿色访谈主持人苏苏
【搜狐绿色编者按】
访谈李皓之前,同行冯永锋对我说,这是个很严格的人,你要小心点。这话弄得我有些忐忑。我是在上个月环境记协的记者交流会上第一次见到她的,之前早有耳闻,与京城其它活跃的NGO领袖有些不一样,这个留学德国八年的女博士有些低调。
2001年,李皓创办了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,作为国际环境影视集团(TVE)在中国的合作伙伴。该中心主要的目的就是大量地从国际上引进环保科普影片,翻译成中文,免费地提供给社会。这个工作她一做七年,直到2007年中国气象局需要大量使用这些资料,而她正好有为绿色奥运宣讲团工作的任务,工作量特别大,要深入多个社区进行宣讲,她干脆把这个中心注销掉,把中心所有的影视资料、工作设备、人员与工作模式都移交给了中国气象局。我问李皓,你这样做不觉得可惜吗?亲手做起的一个系统全部交给了别人?李皓说这样多好啊,可以让它继续发挥作用,又解放了我自己。之前,中心每年几十万元的经费筹款工作全部由她来做。
李皓现在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向公众普及环境科学知识。她说,做这样的环保科普必须自己要做很多调查研究,要分析问题的原因,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。利用她以前从事生物化学、微生物学和免疫生物学研究奠定的知识基础与科研习惯,李皓把环境科普做得很有特色。她以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态度来向公众传播环保常识,给北京政府部门和大众媒体写文章,写建议。她希望用科学而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北京解决现存的多种环境问题。
访谈过程中,我很少打断她的讲话,一是她的思路清晰,顺着我们拟定的脉络谈下去,很少有废话,二是她的很多话都很有价值,我怕我的问话会成为一种干扰,或者根本就是多余。
访谈结束后,李皓长吁了一口气,她说,我对绿色奥运宣讲应尽的责任告一段落了。接下去,她会继续给媒体写稿,她在《新京报》上开有专栏。到明年2月,她要完成一个环境知识干部读本中两个章节的写作任务。
| |
访谈嘉宾: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创办人 李皓 博士
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下一页] |
|